全國兩會召開前一個月,全國政協委員蔣勝男在微博上公開了自己的郵箱賬號,邀請困于“打卡”“填表”等繁瑣行政工作的基層工作人員和中小學教師留言,希望能了解他們面臨的壓力,在兩會上為他們說句話。
微博發出后,獲得近2000條留言,13000多條轉發,蔣勝男的郵箱里也多出六七十封郵件。許多基層人員、中小學教師告訴她,上班、上課不累,累的是無休止地填表、打卡、檢查、會議,這些重復無效的工作占據了他們完成本職工作的時間。
根據調研內容,蔣勝男在今年全國兩會帶來了《有效利用大數據平臺統籌安排,為基層減負增能》的提案。
封面新聞:您好,基層人員、教師給您的留言中,有沒有具體講述“忙”和“累”的表現?這些工作帶給他們什么樣的困擾?
蔣勝男: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他們不是抱怨工作太勞累,而是有太多低效或者無效勞動讓他們疲于奔命。基層很愿意為老百姓做事,但是現在很難有時間給老百姓做事,都在應付報表打卡。
比如App打卡,可能每天要完成幾個APP的打卡,并在QQ群釘釘群發不同時間的截圖。還有報表,有時候90%的內容數據是相同的,但還是會重復要求報。除了電子表還有紙質表,必須一個個地填寫,打印出來簽字,因為這一塊要“留痕”。
封面新聞:在您看來,這些負擔和壓力會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整體上又會對社會治理、教育環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蔣勝男:基層的政府干部、中小學的教師,他們承擔著社會發展的重要職能,是抵達老百姓的最后一公里。如果疲于填表打卡,就沒有更多時間親近老百姓,對社會的整體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希望報表系統、檢查考核能不能在市級的層面加以統籌,讓基層有更多的時間為百姓服務。
封面新聞:您在提案中提到大數據工程和互聯網技術可能會為基層“表哥”“表姐”減負增能,但實際上卻成為層層加碼的增負,能否詳細解釋一下其中的原因?
蔣勝男:一方面因為疫情的時候,我們大數據的治理變得更加系統化、精細化。系統管理到各個部門各個科室,過去可能是報一個年報表,現在細化到季報、月報、周報,甚至是日報。
另一方面,有的指令要求數據化之后,還得報一個紙質的東西,要留痕。這導致基層工作者必須完成雙重工作。
封面新聞:您認為如何改進現有的數據系統,使其真正成為基層工作者減負的工具?
蔣勝男:我們其實在大數據時代,用刀耕火種的辦法做了很多無用功。我建議至少在市級能建立一個內部數據的報表系統,讓下級在網上填報數據,上面的部門需要什么數據,比如說人數、性別,提取后自動生成報表。我提倡“數據往上走,報數不報表。”
給基層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做調查,他把數字報上去了,需要的部門自己生成表格。這樣既能解決漏報、虛報、錯報、重報等問題,又能真正減輕基層多頭報送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