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正在逐漸滲透到社會經濟的每個角落,由此產生了不斷高漲的智慧算力需求。事實上,智慧算力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戰略資源和競爭焦點。中國從各級政府到各行各業都非常重視智慧算力的建設和布局,截至2025年3月,國內算力標準機架總數達到1043萬架,智算規模達748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為各行各業的數智化探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2025中國算力大會召開前夕,記者跟隨“算力中國行”媒體調研行活動參觀了山西省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不僅了解了我國算力產業發展的現狀,也感受到了各行各業用“算”、用“智”的熱情,同時實體經濟也因此爆發出了更強的活力。

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比翼齊飛
山西緊鄰京津冀經濟發達地區,有充裕的煤電能源供應,還有眾多大型工礦企業作為潛在智算客戶,因此是打造先進算力集群的理想之地。據山西省工信廳介紹,近年來山西積極引進抖音、秦淮、中聯、百度等領軍企業,建成以大同為核心的環首都算力集群,形成了“通算+智算+超算”的多元協同算力供給體系,具有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等特點。目前全山西省共建成51.4萬標準算力機架,智算規模達到32EFLOPS,算力中心平均PUE僅1.2,多項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與此同時,山西省不斷加快算力產業生態建設,以產業鏈、專業鎮等平臺為抓手,重點建設了太原數字產業集群、大同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陽泉“數智新城”產業基地、長治信創產業基地、“數谷呂梁”大數據產業基地、晉城光機電產業集群等。山西還著力打造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產業鏈、小店數字經濟專業鎮,培育引進百信、曙光、寧暢等服務器制造企業,發展壯大云時代、聯通產互、科達自控等一批數字服務企業,使得算力設備制造、基礎設施、算力服務和融合應用等產業生態不斷壯大。2025年上半年,全省算力中心收入增長69.5%,計算機辦公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3.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5.9%,算力產業總體成長趨勢非常好。
山西有眾多工礦領域的龍頭企業,本身就是智算的重要需求方,當地政府積極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累計培育建設16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6個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0座國家智能化示范煤礦,289座智能化煤礦。由于本地市場需求旺盛,華為特意在太原成立了油氣礦山軍團全球總部,在這里建成了全國首個省級煤炭工業互聯網平臺、全球軌道交通行業首座“燈塔工廠”、全球首個“5G+一鍵煉焦”項目。
據山西省通信管理局介紹,通過多年的努力,山西已經建成了高質量的算力、存儲和算網體系。據統計,山西省算力規模位居全國第8,總存力全國排名第9,其中先進存力占比約30%,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網絡運力方面,截至2025年6月底,山西省光纜線路總長度為242萬公里,位居全國第14位;綜合接入節點光傳輸網絡(OTN)覆蓋率92.41%,位居全國第3;萬兆(10G)端口規模高達76.3萬個。此外,山西城區內重要算力中心間時延不高于1ms、省內城市間3ms,山西到京津冀樞紐節點5ms、到其它樞紐節點20ms,網絡平均時延、平均丟包率等指標都優于全國平均水平。
中國移動:算、網、AI多管齊下
在山西省的智算版圖中,中國移動是至關重要的算力供給者、能力匯聚者、服務運營者和發展咨詢者。多年來,中國移動持續推進在山西的數據中心、先進光網建設,建起了一張泛在融合的高品質算力網絡。
在算力基礎設施方面,中國移動在山西部署了2座省級數據中心、3個樞紐節點、10個地市節點以及按需配置的大量算力邊緣節點,目前通用算力規模有53PFLOPS,智算規模達到500PFLOPS。其中包括2025年中國移動投產的山西省最大的國產化訓推一體節點,算力規模達68PPFLOPS;2024年在長治建設的智算中心,規劃智算能力350P,目前已投產140P。

為確保算力能夠順暢服務于全省乃至全國客戶,中國移動圍繞山西省數據中心構建了先進的算力輸送網絡。2024年,中國移動在山西打造了全國唯一的“算力光網-400G骨干網”,該項目入選國務院國資委“2024年度央企十大超級工程”。在先進網絡的支持下,中國移動實現了太原、大同經濟圈1ms時延,全省城市間3ms時延,山西省全域、華北大區域內5ms時延,山西省到全國樞紐節點、集群20ms時延,為山西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外溢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人工智能時代,人人都想獲得最佳的AI體驗,中國移動面向個人用戶開發了“靈犀智能體”、“云電腦”等AI、云網產品,面向行業客戶提供從AI模型開發、應用集成等全流程服務。中國移動還在大同、運城、陽泉、忻州等地推出了“信創政務專屬云”,支持當地政府的政務系統上云、數據共享;開發“三甲醫院全系統云化項目”助力陽泉市建立統一的市級醫療影像云平臺,打破了醫療信息的“數據孤島”。此外,中國移動在智慧礦山、智慧教育等領域為上百家政企單位提供了專業大模型服務和穩定的云算力支撐。
中國移動自身的經營活動也在主動向AI靠攏,包括建立數字員工擬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覆蓋了財務、采購、人力、審計等15個業務領域,累計有超過6.0萬個數字員工上崗,應用場景多達2.2萬余個,成為山西數智化建設名副其實的鋪路者、急先鋒。
中國聯通:通算、信創、智算同步推進
山西省在地理、氣候、產業等方面都有獨特優勢,多年來中國聯通圍繞這些優勢投入資源,形成了以通算、信創、智算為核心的算力體系,為山西的數智化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通用算力方面,中國聯通專注于構建云算一體化能力體系,打造了“國芯+國算+國模+國盾”的四位一體創新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新一代綠色低碳“智・云數據中心”。據統計,目前中國聯通云資源已覆蓋山西全省11個地市,算力總規模達20萬核VCPU,存儲規模達到100PB,為超過2萬家企業提供了云計算服務。中國聯通還承建了山西省醫療數字影像云平臺、太原市政務云等重點項目。

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立足國產技術、構建可信可靠的云算基礎設施是必由之路。從2017年起,中國聯通在山西逐步參與地市政務云建設,2023年又啟動了信創替代工作,先后已建成了陽泉、晉中等8個信創政務云池,VCPU總量達7萬核,打造安全可靠的政務云體系,為國家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在智能算力方面,中國聯通將其“1+N+X”智算布局與山西省數據中心體系融合升級,在山西已建成智能算力363PFlops,目前平均利用率約67%。與此同時,中國聯通還打造了晉云山西煤炭工業互聯網智算平臺、山西未來智能算力中心等標桿項目,為山西省煤炭、交通等行業的數智化探索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持。
百信:打造可信可靠的算力基礎設施
在太原市南郊的晉中火車站西側,坐落著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百信信創產業基地。據工作人員介紹,百信是中國信創領域的領軍企業,主要向市場提供國產計算機、工控設備、算力服務器和AI服務器四大類產品,并面向政府、金融、電信、能源、教育、醫療等行業提供云、邊、端全場景覆蓋的解決方案。百信同時也是華為的核心整機伙伴,與華為結成了“鯤鵬 + 昇騰”雙引擎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目前百信在國內服務器市場居于領先地位,2024年合同金額突破50億元,預計2025年將進一步突破60億元。此外,百信是工信部信創工委會首批成員單位,并已獲得全部信創資質,曾首批獲得工信部服務器供應鏈成熟度最高等級(M4)認證。
百信技術人員告訴記者,當前百信的算力基礎設施已經獲得了諸多關鍵行業的信賴,為政企客戶的數智化轉型了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金融領域,百信的服務器被用于信貸風險評估,幫助金融客戶將欺詐識別率成功提升至99.3%。在智慧城市領域,百信與相關部門合作,基于其算力平臺共同開發大數據分析與隱患識別系統,通過深度挖掘城市安防數據,為公共安全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全棧國產,強力賦能
在太原市正陽街與唐槐路的交叉口旁邊,幾組高大的玻璃幕墻建筑錯落有致,構成一個頗具藝術氣息的整體,這里就是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在中心寬敞的接待大廳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家超級計算太原中心由山西云時代技術有限公司與山西大學共建,2022年通過科技部驗收,納入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序列。

太原中心的總體技術水平位居世界領先。據了解,中心采用了科技部E級原型機系統架構設計,主機“太行一號”基于全棧國產設備打造,雙精度浮點算力300PFlops、半精度AI算力峰值800PFlops,存儲容量300PB,總體計算能力處于全國第四。為提高能效,“太行一號”還創新地采用了全浸沒相變液冷技術,實現單機柜200kW高密度、全覆蓋、無死角散熱,核心計算機房PUE值突破性降至1.04,達到了全球頂尖水平。
依托強大的算力和高效的存儲性能,太原中心與合作伙伴聯手向客戶提供一站式計算服務平臺,先后建立了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工業仿真、生命科學、生態環境、地球科學六個先進計算平臺。其中人工智能平臺支持業界主流的人工智能開源框架,可以適配百度、商湯、華為等商用框架,兼容業內主流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支持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Al For Science等應用。
投產至今,太原中心已經為我國科技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支持了化學、物理、氣象、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多個學科的重要科研項目,包括陳十一院士的智能制造技術研究,周成虎院士的數據星球平臺項目,吳光輝院士牽頭的C929翼型優化計算項目,以及中國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等省內外高校的科研項目。此外,太原中心在建成投產后,來自人工智能、金融投資、精準醫療、清潔能源、智慧城市、資源勘探、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研發團隊也紛至沓來,借助中心的算力實現技術突破與高效發展。比如科大訊飛利用太原中心的算力訓練其星火認知大模型,北京源暉投資公司利用中心基礎設施研發金融投資決策系統,懷柔實驗室山西研究院在中心支持下研究如何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山西省地質調查院利用中心算力分析國土衛星數據等等。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未來太原中心將繼續拓展超算應用服務與超算生態建設,為全國各行各業提供高品質、高水準的算力服務。
雙雁生物醫藥產業園:智慧工廠新樣板
穿過大同市古色古香的大街小巷,繞過綠意盎然的文瀛湖生態公園,雙雁生物醫藥產業園安靜地佇立在道旁,一點也看不出這里有一個大型藥廠。
走進園區智能工廠管控中心,迎面是一塊巨大的顯示屏,屏幕上實時更新著生產流程、物料追蹤、設備狀態等信息,生產線的運行狀態一目了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原料進廠、生產管理、能源管理到倉庫管理,園區全流程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可以確保制藥過程的高質量、高效率。整個系統基于最新的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了業務數據的融合以及控制系統、信息化管理系統、企業經營系統和多元生態系統之間的實時協同。

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整個生產線上到處都是機器在井井有條地運作,現場基本看不到工人,只有技術人員在控制室監控著系統的運作情況。現場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采用智能工廠系統之后,很多需要人工負擔的重復勞動都由人工智能接管,整體生產效率、故障率、產品質量等都有了顯著提高。據測算,系統投入應用后人工成本下降了40%左右,能源成本下降了15%以上。
據了解,山西雙雁藥業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醫藥中間體、原料藥、成品制劑等產品,出口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雙雁藥業持續加大數智技術投資,打造國際一流的智能工廠,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后續雙雁藥業將繼續推進“智能制造+算力底座+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以雙雁生物醫藥產業園為創新引擎,引領醫藥產業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
東風里數據服務基地:筑巢引鳳,成效斐然
為推動當地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促進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大同市在2022年9月掛牌成立了東風里數據服務基地。目前基地已引進7家數據型企業,包括和瑞洲、景爍、靈波微步等,匯聚了近2000多位數據呼叫標注人才,成為了大同市數字經濟版圖中的北部重鎮。

據基地工作人員介紹,和瑞洲是“滴滴出行”旗下企業,2023年初入駐東風里數據服務基地,主要向AI應用開發商提供車輛標注、語音標注等服務。大同景爍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則是全球領先的自動駕駛研發企業文遠知行的分公司,現有員工500多人,主要服務于人工智能產業,特別是智能網聯汽車的數據標注和地圖服務。靈波微步在山西、山東、重慶、江西等地共布局了8家AI基礎數據服務產業基地,位于大同東風里數據服務基地的分公司是其中重要一環,主要向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等企業提供高安全、高密保等級需求的大模型文本、內容審核等服務。
2023年8月,國家語音及圖像識別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大同)實驗基地也宣告入駐東風里數據服務基地。該中心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授權的國家級第三方AI檢驗檢測機構,中心的大同實驗基地主要提供具有本地化特色、與周邊產業聯動的人工智能數據集、智能語音產品、圖像識別產品服務。記者看到,實驗基地里設有質量控制室、語音檢測室、圖像檢測室,配備有專業的智能音像采集和監測設備。實驗基地成立以來,還承擔了十多次人工智能產品的功能、安全性測評工作,充分保障人工智能產品的健康發展。
中聯綠色云谷產業基地:構建高性能、綠色數據中心樣板
陽高縣位于大同市東北方向,這里地勢平緩、河流縱橫,是傳統的農業區,境內鐵路、公路交通發達。近年來,一些算力基礎設施投資商看中了陽高縣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在這里投資建起了大型數據中心,讓這個傳統農業區一躍成為了數字經濟的重要節點。
在陽高縣南部,山西中云智谷數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了中聯綠色云谷產業基地項目。山西中云智谷主要從事云數據中心的研發、建設和運營等業務,為互聯網、金融以及政企等單位提供算力服務。中聯綠色云谷產業基地項目規劃占地1000余畝,建設14棟機房樓,總裝機規模超過10萬個高密機柜,規模宏大。目前基地的1-9號機房樓都已投產運營,共建成高功率機架3.5萬架、部署服務器32萬臺,2024年營收達到18億元。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中聯綠色云谷產業基地連續三年被列入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名單,目前是國內單體規模最大的超大規模定制化數據中心基地,算力、網絡、供電等技術設施都位居全球領先水平。比如在供電方面,基地創新地采用了“光儲充”一體化系統,將分布式光伏發電、儲能技術與智能充電站相結合,實現谷期充電、峰期放電的智能調度,有效減少了數據中心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在過去五年間,山西數字經濟一直呈現高速成長趨勢,眾多省內外企業投巨資建設大規模算力基礎設施,積極拓展AI大模型研發、場景化AI應用等市場,為各行各業的數智化升級提供支撐。如今山西不但成為了通算、智算的產業聚集地,培育了大量行業化、場景化數智解決方案,還有諸多省內企業借助先進智能化技術實現了提質增效,為后續長期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