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BUG》欄目 周文猛
沒有“電話卡(SIM卡)”的日子,很快就要來了。
今日有消息稱,華為將推出支持eSIM(電子SIM卡)的新款三折疊手機,有望成為國內首款商用eSIM的智能手機。這意味著,以后用戶無需使用實體SIM卡,也可通過支持eSIM功能的華為手機,接打電話、發(fā)短信、上網沖浪。
雖然,目前華為方面并未就是否推出支持eSIM功能的手機進行回應。不過結合蘋果手機此前已在美國地區(qū)支持eSIM,且將于9月推出的iPhone 17 Air,也被曝正與國內運營商洽談eSIM商用,華為eSIM手機的推出或許也不遠了。
《BUG》欄目從運營商人員處了解到,目前中國聯(lián)通已經推出“一號雙終端”eSIM服務;中國移動eSIM服務已于2024年1月4日暫停,但近期也將逐步開放。中國電信方面則表示“還未完成升級暫時無法辦理”。
伴隨運營商陸續(xù)重啟,華為、蘋果等終端廠商紛紛支持推進,手機“無卡化”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未來若更換運營商網絡將變得更容易,無需再去線下營業(yè)廳辦理。

運營商在行動:聯(lián)通快、電信慢?
公開資料顯示,eSIM指的是電子化的SIM卡,是一個可通過網絡下載到移動終端的數(shù)據(jù)文件。有了它可以實現(xiàn)與普通SIM卡無差別的功能體驗。
對于手機廠商而言,支持eSIM功能的一個好處是,它能夠壓縮手機空間,預留更多位置給其他硬件,同時,在硬件中集成eSIM方案,占用空間僅為Nano SIM卡的1/3,這也會讓手機體積更小、更輕便。用戶們更換運營商網絡也將變得更容易,無需再去線下營業(yè)廳辦理。
當然,使用eSIM服務也是有前提的,它需要手機等終端設備必須在硬件上支持eSIM,且在運營商處開通了eSIM服務。此外,由于eSIM屬于新興技術,在安全保障等方面也需要更多的時間檢驗。
《BUG》欄目了解到,早在2023年時,三大運營商曾以“業(yè)務維護升級”為由暫停eSIM業(yè)務辦理,已開通的用戶雖可繼續(xù)使用,但新用戶無法申請。彼時有業(yè)內人士指出,其在技術上存在隱患——eSIM的遠程寫入機制被不法分子利用,導致詐騙案件激增,較實體卡安全性較弱。
不過近期,運營商對于eSIM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轉變。
中國聯(lián)通人士告訴《BUG》欄目,目前已經支持了eSIM服務申請。開通后的資費為每月10元,涉及終端類型包括智能手表、眼鏡等,區(qū)域為北京、上海、天津、內蒙古、河北、山西、安徽等。

中國移動客服表示,“近期將逐步開放全國范圍eSIM業(yè)務支撐,正在進行相應系統(tǒng)優(yōu)化和資源準備,具體開放時間未定。”在2023年“因系統(tǒng)升級暫停”eSIM開通后,雖然中國移動eSIM服務目前仍處于暫停狀態(tài),但仍能在系統(tǒng)內查到相關信息頁。

三大運營商中,目前僅中國電信在eSIM服務上的進度較慢,其客服明確表示:“目前eSIM業(yè)務還未完成升級暫時無法辦理,也沒有升級完成的具體時間通知”。另有說法認為,電信進展慢,主要是受限于電信的天通衛(wèi)星通信業(yè)務,該業(yè)務需要基于實體SIM卡做鑒權。
有eSIM產業(yè)鏈人士向《BUG》欄目透露,“已經暫停兩年的eSIM,三大運營商將于今年下半年全面放開。”產業(yè)鏈人士指出:此前eSIM業(yè)務暫停,一方面是因為eSIM業(yè)務在各運營商之間的切換規(guī)則不太清晰,導致部分運營商業(yè)務受到沖擊。另一方面安全性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最終導致2023年運營商們紛紛暫停eSIM業(yè)務辦理。
“近期是因為運營商間切換的規(guī)則更清晰了,一次性推出后轉到其他廠商的流程更加明確,也做了一些安全性的改進,所以又要重啟。”前述知情人表示。
華為VS蘋果:爭搶eSIM國內首發(fā)?
運營商之外,手機廠商對于eSIM的態(tài)度轉變,也將成為eSIM能否快速普及應用的關鍵。
對于華為是否將推出支持eSIM的新款三折疊手機一事,華為方面并未回應。但可以預見的是,伴隨蘋果等手機品牌在美國等地區(qū)支持eSIM并逐步取消實體卡槽,華為等國內廠商對于eSIM的支持,也已經正在路上。
實際上早在2017年,谷歌和蘋果便在手機中開始支持eSIM,但保留了實體卡槽。至2022年,蘋果在美國發(fā)布的iPhone 14便取消了實體卡槽,僅支持eSIM。據(jù)海外媒體報道,蘋果將于9月推出的iPhone 17 Air將會取消實體SIM卡槽,在全球采用純eSIM方案,目前也與國內運營商正在洽談eSIM商用合作。
通訊行業(yè)資深觀察人員對《BUG》欄目表示:“華為很可能在9月推出支持eSIM的三折疊旗艦手機,那么華為將在國內從蘋果手中搶下eSIM手機首發(fā)。但如果未能‘首發(fā)’并跟進,一些渴望搶先體驗eSIM功能的用戶,可能會轉投蘋果。”
據(jù)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整體銷量同比增長2.5%。其中,華為以19.4%的市場份額占據(jù)第一,而蘋果市場份額有所下滑。第二季度,華為以18.1%的市場份額再次登頂,蘋果則位于第五名。

“最近幾年國內手機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華為手機在海外市場受到影響后,近幾年國內攻勢非常迅猛,他們應該不會落后。”前述人員表示。
伴隨運營商以及華為、蘋果等頭部手機廠商先后陸續(xù)支持eSIM服務,手機無卡化的浪潮將很快成為各大手機廠商們競相追逐的新增功能點,進而快速普及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