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易歡)當前,人工智能創新正進入應用落地的重要機遇期,智能體作為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的重要載體和熱點方向,已成為高效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對促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然而,智能體的創新是一個涵蓋多環節、多產業的復雜系統工程,究竟目前智能體的發展現狀如何,下一步又如何繼續加強智能體的生態構建與產業實踐,在不久前舉辦的“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智能體創新推進論壇”上,我們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智能體產業鏈已初步形成,商業應用仍處于初期階段
一年以來,伴隨“人工智能+”行動的縱深發展,智能體技術的戰略地位持續提升。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面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的新形勢,要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堅持自立自強,突出應用導向,推動我國人工智能朝著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也高度重視智能體發展,在《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支持企業在重點場景應用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和智能體”。
在“人工智能+”行動和系列強有力政策“東風”推動以及業界共同努力下,智能體產業正加速駛入發展快車道。今年1月召開的“2025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原主任鄔賀銓院士指出,互聯網正邁向“Internet of Agents”時代,2025年將成為“智能體創新應用元年”。截至目前,國內企業積極在智能體的生態拓展和應用市場開拓方面持續探索,開發出多種產品,場景覆蓋政務、金融、電信、工業等多個重點領域。
“盡管智能體的應用場景不斷延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需注意到我國智能體的商業化應用和大規模部署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存應用生態亟需完善、倫理法律有待考量等多維度的課題。推進智能體創新應用需貫通產業上下游,融通千行百業,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亟需產業鏈深度合作。”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家春在“2025中國互聯網大會-智能體創新推進論壇”上指出。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科技發展處王正也強調:“人工智能加速迭代演進,具備感知、思考和行動三重能力的智能體技術成為近期產業發展的熱點,從技術的角度看,智能體正在從專用型向通用型升級,范圍逐漸從數字世界向物理世界逐步突破,從應用角度看,代碼智能體、檢索智能體等通用型智能體逐步繁榮,而且面向具體行業的金融智能體、政務智能體等專業智能體逐步走深向實,從產業發展角度看,一批大型企業,重點在底座模型、開發平臺、通信協議等各類產品方向加大投入,創業創新類企業聚焦發力場景智能體和生態服務,智能體的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但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智能體現在的發展還處于初期階段,未來也將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比如智能體的規劃協同等關鍵技術還有待突破,相關的應用場景還有待拓展,特別是商業模式也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多方協作,積極推進智能體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為進一步促進智能體產業發展,陳家春呼吁搭建“技術開源、標準互通”的產業協同生態。“智能體產業的繁榮,離不開一個開放、協同的底層生態。作為行業的連接者、服務者與倡導者,協會倡議,頭部和先鋒企業能以更開放的姿態,推動關鍵技術的開源共享,降低創新門檻;協會呼吁,全行業共同參與構建互聯互通互訪互用的標準體系,讓不同的智能體可以在同一個舞臺上無縫協作,共同釋放賦能價值。”
此外,需要打造“以應用場景為驅動”的需求對接平臺。技術創新的價值,最終要由市場和應用來檢驗,智能體的價值應兌現在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和對產業發展的實際推動上。為此,協會將攜手政產學研各界,發起“智能體創新推進計劃”。協會呼吁加強跨行業、跨領域的合作交流,共同挖掘智能體的應用潛力,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協會誠邀技術提供方、需求方結合產業實踐需求,共同解決行業痛點,讓好的技術加速賦能對的場景需求,推動智能體從“實驗室”真正走向千行百業、千家萬戶。
與此同時,她呼吁凝聚“以人為本”可信可控的智能體發展理念。堅持智能體向善、可用、可信、可控發展,是我們必須共同肩負的行業責任。“協會呼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始終貫穿于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全過程,強化智能體在安全規范、倫理準則等方面的標準研制和行業治理,讓智能體成為更值得信賴的生產力伙伴。”
對此,王正也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發展和安全,圍繞智能體領域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積極推進智能體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具體而言,推動智能體技術突破。通過高質量專項、揭榜掛帥等渠道,突破智能體開發平臺、多模態大模型等幾處關鍵技術,夯實發展基礎,打造自主智能體通信協議,加速各類軟硬件工具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融合進程。打通智能體應用堵點和難點,培育一批賦能應用服務商,彌合技術與業務的鴻溝,組織AI智能體深度行活動,加強供需對接,持續組織開展典型案例的征集,打造智能體領域的標桿解決方案,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與此同時,還要優化智能體產業發展的環境,加快智能體總體架構互聯互通等急需標準的研制,用好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產品。此外,應用智能體應對智能體安全風險挑戰,密切地跟蹤和關注智能體新技術衍生出的數據泄露、越權操作等系列風險,積極構建智能體的安全測評能力,加快制定人工智能科技倫理相關的管理服務辦法,保障產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