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在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使用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衛星互聯網低軌07組衛星使用Ka等頻段載荷,主要為用戶提供寬帶通信、互聯網接入等服務。
隨著低軌衛星的密集發射,我國在衛星互聯網建設的進度明顯加速,實現6G網絡的泛在連接指日可待。
中國加速布局衛星互聯網
當前,我國正加速布局衛星互聯網,計劃在2030年前部署超過2萬顆衛星,重點覆蓋“一帶一路”國家和偏遠地區,致力于構建一張無遠弗屆的信息網絡,讓全球各地都能暢享互聯網帶來的便捷。
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進展斐然。以“千帆星座”為例,2024年8月6日,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搭載千帆極軌01組的18顆衛星發射升空,成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除了“千帆星座”,中國星網的GW星座組網也在加速推進。2025年以來,中國星網已多次成功發射低軌衛星。7月30日,我國在海南商業航天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6組衛星發射升空,此前,還分別成功發射了低軌02到05組衛星。
衛星互聯網是實現6G泛在互聯的重要路徑
在通信技術飛速迭代的浪潮中,6G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正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焦點。
國際電聯發布的《IMT面向2030及未來發展的框架和總體目標建議書》明確提出,6G需構建泛在連接的能力指標體系,核心目標是打破地理限制,縮小數字鴻溝,讓網絡覆蓋延伸至目前通信盲區,而衛星互聯網正是實現這一愿景的重要路徑。
6G的泛在連接理念,要求網絡不僅覆蓋城市等人口密集區域,更要觸及農村、偏遠及人口稀少地區,實現“空天地海”全域無縫銜接。地面通信網絡受地形、成本等限制,在高山、荒漠、遠洋等區域難以部署,而衛星互聯網憑借覆蓋范圍廣、不受地理條件約束的優勢,成為填補這些覆蓋空白的核心解決方案。我國加速推進的衛星互聯網星座,正與6G發展規劃形成戰略契合。
中國電信深挖天通潛力,夯實6G基礎
在通信技術邁向6G的征程中,更離不開電信運營商的持續推進。作為目前國內唯一擁有衛星移動通信牌照的運營商,中國電信對天通系統的持續升級與優化,正為構建“空天地海”全域覆蓋的6G通信網絡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電信基于天通系統,推出了涵蓋天通1740號段通信服務,為用戶提供衛星移動通信專屬通道。如今,在我國領土、領海及東南亞部分區域、西太平洋等廣袤范圍,用戶憑借天通衛星手機或終端,就能實現語音通話、短信收發及數據通信,從海洋漁業作業船只到偏遠山區的應急救援隊伍,都能借此保持穩定通信,讓信息傳遞不受地理環境限制。
在手機直連衛星業務上,中國電信更是實現技術跨越。2023年,中國電信率先發布手機直連衛星業務,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大眾消費類手機直連衛星雙向語音通話和短信收發的運營商。用戶即便身處地面網絡盲區,也能輕松撥打衛星電話、發送短信,打破通信的“信號壁壘”。
隨著中國電信對天通系統的持續升級,以及與6G技術研發的深度融合,天通系統必將助力我國在全球6G通信競爭中搶占先機,讓 “網絡無所不在、服務無處不有”的6G愿景加速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