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8月7日,ISC.AI 2025第三屆全國信息安全產教融合共同體發展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召開。大會以“產教融合”為主題,深度聚焦行業發展趨勢、技術應用場景與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匯聚了來自工信部、教育部、行業龍頭企業、本科高校、職業院校等近百家單位的千余名代表,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下信息安全人才培養的創新路徑與產教融合深化舉措。大會開幕式由北京工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張利國主持。
政企校共議人才戰略:破解人才培養“結構性短缺”難題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任郝志強在致辭中表示,信息安全作為數字經濟基石,產業規模與質量呈雙升態勢,但存在人才結構性短缺、培養脫節等問題,需以共同體完善協同機制、共建資源平臺、攻關關鍵領域。
教育部網絡空間安全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封化民指出,新興技術推動實戰化人才需求激增,需強化雙師隊伍、優化實戰教材、深化校企合作機制、建實訓平臺,借共同體聚力協同育人,為信息安全事業提供人才支撐。

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未來教育分會秘書長孔凡明呼吁以“教育-人才-創新”三鏈融合驅動產業升級,培育適配數字經濟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推動產教融合模式與國際標準對接,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復合型人才。

360數字安全集團副總裁、ISC品牌主理人卜思南從企業視角提出“技術反哺教育”的實踐愿景,指出360將發揮數字安全與AI優勢,通過優化課程、建實戰平臺、強標準、完善就業通道等舉措,推動產教融合需從“單向輸出”轉向“雙向賦能”,以人才培養助力網絡安全與數字經濟發展。
職教改革樣本亮相:“技術反哺教育”成共識
在洛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趙健主持的主題演講環節中,來自高校及企業的五位專家齊聚一堂,圍繞創新成果與人才培養展開深入分享,為職業教育發展注入新思路。
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陳鐘強調,新時代信息安全人才需具備"懂AI的安全專家""數據煉金術士"等復合能力,需掌握對抗機器學習、隱私計算等前沿技術,同時兼顧AI倫理治理能力。
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鄭林江介紹,學校通過"AI+安全"產教融合,構建"產業需求-科研反哺-人才培養"閉環生態,將企業級攻防、AI安全等前沿技術融入教學,研究成果已直接應用于智慧醫療等領域。
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校長洪偉提到,學校通過與360共建現場工程師學院,實現了"雙導師+真崗實練"培養。通過護網實戰等項目,學生直接對接企業真實崗位,破解人才供需"最后一公里"難題,為職教改革提供了實踐范本。
酒泉職業技術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楊潔提到,學校通過校企合作形成了"共同體+產業學院+實訓基地"三維育人模式,開發實戰課程,建立省級實訓基地,并聯合全國135家單位成立數字安全共同體,成功探索出了政行企校協同、職普科教貫通的西部特色路徑。
360數字安全集團教育事業部副總經理陳卓在演講中強調,AI時代的知識網絡是多維交互的,教師、AI智能體、學生共同構成動態認知系統,教師角色將轉型為“思維引導者”與“人機協同主導者”,高校需建立覆蓋通識教育、專業應用、垂直領域的AI課程矩陣,培養具備數字素養與跨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現場,360正式發布「極翼成長計劃」,該計劃致力于推動技術人才生態與區域安全建設的深度融合發展,構建包括智庫專家、實戰精英與一線教官三類講師矩陣,講師可獲得收益分成、國家級榮譽認證及專屬IP孵化權益。
四大舉措夯實產教根基,打通校企資源"雙向輸送"通道
發布環節成為大會焦點,現場集中推出四大重磅舉措,通過校政企多方協同發力,夯實產教融合根基,為安全與AI領域人才培養注入新動能。
首批11所院校入駐360雙師實踐工作站,標志著教師企業實踐與教學轉化通道正式打通,未來將通過工作站實現企業資源與教學需求的精準對接,反哺教育教學改革。授牌儀式上,360數字安全集團副總裁卜思南與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張曉蕾共同為入駐院校授牌,見證這一產教融合重要實踐的啟動。
大會現場舉行安全KER社團授旗儀式,中國石油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10所高校社團單位獲授旗。據了解,這些高校社團將通過安全KER社團的本地化運營,系統性開展數字安全知識普及與技能培訓活動,助力在校學生提升數字安全意識和技術能力,同時推動校園安全文化發展和技術交流,為構建專業化的校園安全技術人才孵化基地奠定基礎。
ISC.AI 2025創新獨角獸沙盒大賽新星賽決賽頒獎儀式同期舉行,來自七臺河職業學院、廣東工業大學等院校的30支參賽團隊斬獲殊榮。參賽團隊在比賽中展現出的扎實專業功底與創新思維,不僅彰顯了當代高校學子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硬核實力,更讓業界看到了未來科技創新的蓬勃后勁與人才儲備潛力。
在AI安全教育生態構建方面,大會宣布ISC.AI學苑“聯創共營”合作伙伴計劃正式落地。奧米智慧、廣州騰科等7家企業成為ISC.AI學苑首批合作伙伴,多方將攜手共建AI安全教育服務體系,通過打造行業標桿案例,共同推動新質人才培養與教育數字化發展進程。
圓桌對話:共探AI安全人才生態紅線
此外,在360數字安全集團教育事業部人才戰略與生態發展官胡曉娜主持的圓桌對話環節,多位政校企代表圍繞“AI+安全人才生態共建:機遇、紅線與未來”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嘉賓們圍繞AI+安全產業當前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校企合作模式創新、人才發展生態構建等核心話題發表真知灼見。嘉賓一致認為,AI安全人才培養必須嚴守技術倫理紅線,建立健全校企協同的監管框架;同時應通過“課程共享、認證互通、競賽牽引”等創新舉措,破除院校與產業間的資源壁壘,打造人才共育、責任共擔的命運共同體,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安全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本次大會通過政策解讀、實踐分享與生態共建,為信息安全產教融合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未來,政企校三方將以共同體為紐帶,深化“技術反哺教育”模式,推動課程革新、實戰賦能與生態協同,加速破解人才結構性短缺難題。隨著“極翼成長計劃”等舉措落地,一個更具活力、更可持續的AI安全人才生態正逐步成型,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