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晚間,達實智能發布2025年半年報,實現凈利潤-8876.33萬元,同比有較大幅度下滑。但短期的財務壓力并未動搖公司面向未來的戰略定力。在傳統項目型業務受下游需求波動影響的背景下,公司選擇聚焦“AI+物聯網”這一核心增長引擎,持續推動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轉型,并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優化業務結構來對沖周期波動。
迎風起勢:公司業務“新引擎”正在加速
在這份半年報中,AIoT平臺產品首次單獨披露營收數據,顯示新業務已從萌芽期步入加速成長區間。報告期內,與AI應用相關聯的AIoT平臺產品簽約金額由去年同期的796.68萬元躍升至2504.39萬元,同比增長214.35%;對應收入由1086.77萬元增至1355.99萬元,同比增長24.77%。基于AIoT平臺的綜合解決方案在某知名商業銀行總部、某知名汽車制造園區、某品牌酒業智慧工廠的連續落地,讓“平臺中樞+行業方案”的模式得到驗證。公司管理層強調,這種增長不僅是項目數量的堆積,更是高附加值收入占比提升、可持續業務模式成型的信號。更重要的是,平臺收入占比從0.3%提升至1.4%,簽約金額占比升至2%,意味著這塊業務正由試水期進入放量期,內生動力顯而易見。
智馭未來:AIoT平臺V7版釋放生成式AI的無限潛能
AIoT V7以“生成式AI+物聯網實時數據”雙引擎為核心,接入國產AI大模型并擴展AI模型層,實現人流、空間、設備與業務流程的全域數據打通和實時知識圖譜構建,徹底破解傳統系統的數據孤島與被動響應困境。這一平臺不僅在功能體驗上實現了質的飛躍,更在架構層面強化了可擴展性和生態兼容能力,使其能快速適配不同類型的園區、工廠與公共空間。從交互維度來看,用戶一句“報告廳的燈太亮了”即可觸發語義理解與精準執行;從決策維度來看,AI可在峰谷電價、客流波動、設備工況等多重約束下動態尋優,主動提供節能與體驗兼顧的策略;從運維維度來看,平臺通過預測性維護與動態調參顯著降低能耗與維護成本,幫助客戶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的多重目標。數字孿生可視化讓園區狀態“看得見、調得動”,機器人服務集群實現跨系統的協同調度,能效動態優化則讓能源管理從粗放走向精細。通過廣泛兼容主流樓控與弱電協議,加之低代碼的快速適配能力,V7將原本定制化程度高、交付周期長的物聯網系統,轉化為可復制、可規模化交付的平臺產品。V7不僅是公司技術創新的集中體現,也是推動收入結構優化、毛利率提升的核心抓手。
主升浪將至:AI收入占比跨越臨界點的成長路徑
資本市場和行業研究普遍認為,當一項新技術業務的收入占比從個位數突破到10%~40%區間時,往往會觸發公司估值與營收的加速躍升——這段區間被形象地稱為“主升浪”。達實智能的AIoT平臺收入占比雖剛突破1%,但增長斜率已顯現放大效應。歷史上已有多個企業完成了這一從占比提升到價值重估的跨越:如商湯科技在2024年上半年生成式AI收入同比大增255.7%至10.5億元,占比達60%,一躍成為主導業務;美圖公司借助AI影像與設計工具,將訂閱用戶推升至千萬級,使AI收入占比突破57%,利潤與收入雙雙提速;科大訊飛通過大模型賦能車載智能化業務,使該板塊收入增長65.49%,并帶動其他AI業務協同擴張;云天勵飛與優必選也在AI業務快速放量的階段,實現了營收的倍數級增長與毛利率的顯著改善。
這些案例顯示出相似的曲線:AI業務一旦在收入結構中占據足夠比例,就會形成“技術紅利+市場預期”的雙重加速——技術迭代帶來產品力提升,用戶需求驅動訂單放量,資本預期促進資源傾斜,最終形成正反饋,推動企業進入高速發展通道。這跟今年達實智能的狀況有相似之處:核心自研AI產品AIoT平臺不再是概念試驗品,而是正在通過可復制、可放大的商業模式兌現價值。
達實智能當前雖處在比例突破的早期階段,但結合其平臺型產品的可復制性、行業場景的多元適配性,以及AIoT市場剛剛進入爬坡期的行業環境,已具備踏上同類加速曲線的條件,可說正處在主升浪的起點。且AIoT行業整體仍在滲透率爬坡期,未來的加速空間正在打開。未來,隨著AIoT平臺在更多行業的滲透率提升,公司有望跨越從“驗證”到“爆發”的臨界點,實現營收規模與質量的雙輪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