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北京、上海、福建、廣東、四川、湖北等超15個省市通管局已出臺萬兆光網專項政策,提出萬兆光網商用目標,聚焦“萬兆小區、萬兆工廠、萬兆園區”三大場景商用建設,政策體系與商用實踐協同發力,標志著我國萬兆光網產業步入規模化部署的新階段。
在萬兆小區部署方面,政策引領不斷強化。上海出臺專項規劃,明確“2025年建成全國領先萬兆光網體系”目標,將萬兆小區建設納入城市數字化轉型重點任務,要求新建小區100%預留萬兆接入能力,老舊小區改造同步推進萬兆升級。浙江省積極開展“40+5”萬兆光網試點項目,提出在家庭用戶側推進基于FTTR+Wi-Fi 7的萬兆光網部署,目標覆蓋家庭超5萬戶。在系列政策推動下,多地萬兆試點成效顯著,工信部萬兆小區試點已全面完成。
在萬兆園區升級方面,政策效能持續凸顯。福建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規劃中明確,2027年前建設5個以上高水平萬兆園區,要求園區內企業萬兆接入率達90%以上。四川目標“打造高速高質雙萬兆網絡”,超前部署基于50G無源光纖網絡(PON)的超千兆寬帶,實現50G PON端口達到20萬個,打造20個萬兆園區標桿,多地還出臺技術創新激勵政策,對園區部署50G PON先進網絡設備給予資金補貼,推動網絡傳輸效率大幅提升。
在萬兆工廠發展方面,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江蘇省啟動萬兆光網試點建設,提出年底前將創建不少于20個萬兆工廠,積極促進萬兆光網建設,爭創“萬兆示范省”,在2030年50G PON端口占比達50%;遼寧省強化算力接入網絡能力,推動雙萬兆行業應用加速賦能,開展50G PON、800G等F5G-A萬兆光網創新技術試點應用,推進50G PON技術在工業制造等應用場景商用部署。
隨著各地萬兆政策落地,萬兆光網的經濟乘數效應持續釋放,23個省市運營商發布萬兆商用部署計劃,預計建成超10000個萬兆小區、園區和工廠,打通數字經濟“大動脈”,催生新質生產力,為我國全球數字競爭力躍升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