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模型席卷全球的時代,“算力就是生產力”已成為全行業共識。近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發出通知,擬組織開展“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以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推動上海信息通信業和人工智能(AI)雙向賦能,助力打造世界級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通知稱,上海將加快在建算力中心建設,至2025年底,本年度新建成的大型以上算力中心不少于5個,全市算力中心智算規模爭取達到100 EFLOPS(FP16)以上。同時,上海將加速推進算力互聯互通。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上海共有超過52家持有互聯網數據中心經營許可的企業在上海建設并運營數據中心。算力規模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在用數據中心數量達到(單數據中心物理機架數超過100個)129個,大型以上(3000個2.5kW標準機架以上)數據中心占比超過47.3%。已建數據中心標準機架數總數為64.1萬個(以功率2.5kW為一個標準機架),較2024年增長9.6%。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4年)》顯示,上海算力綜合指數全國排名第三,算力指數全國排名第二。
“1+N”平臺體系助力算力互聯互通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上海將啟動實施“算力滬聯”行動計劃,建立統一算力標識體系,以規范算力標識分配與使用,逐步推動上海市算力資源標識化管理,建成長三角(上海)算力互聯互通平臺,推動上海市重點算力調度平臺互聯互通。
同時,上海將支持中國算力平臺(上海)、上海市算力監測調度平臺、基礎電信企業算力調度平臺等上海市重點算力調度平臺開展基于算力專網的算力調度服務。支持基礎電信企業、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依托合規跨境專線,探索算力出海專網服務。
目前,依托國家算力互聯互通體系,上海構建了1個算力互聯互通平臺+N個算力調度平臺的算力資源互通和調度服務的兩級架構體系。1個算力互聯互通平臺為長三角(上海)算力互聯互通平臺,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上海互聯網交換中心承擔建設。N個算力調度平臺包括中國算力平臺(上海)、上海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及上海智能算力公共服務平臺等。
其中,中國算力平臺(上海)由國家(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SHIXP)承建運營。SHIXP總經理張茜表示,作為全國首個算力交易集中平臺,該平臺打造的“云、算、網、安”一體化服務平臺可為算力供需企業提供“安全、可信、高效、靈活”的算力調度交易服務,切實解決算力數據傳送成本高、算力資源忙閑不均、算力供需匹配不暢等問題,助力算力資源在全國范圍內形成“一體協同,輻射全域,東西聯動,雙向助力”的發展格局。
四家IXP聯合揭榜國家算力強基行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在今年6月下發了《關于公布算力強基揭榜行動入圍名單的通知》,由國家(上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國家(杭州)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國家(深圳·前海)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國家(中衛)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聯合申報的“智算中心跨域互聯應用”項目成功入圍。在業內看來,這標志著國家級互聯網交換中心將在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體系中承擔核心使命,為“東數西算”國家戰略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體系“算力強基”揭榜行動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為夯實算力網絡發展底座,加快創新技術和產品應用,推動算力網絡“點、鏈、網、面”體系化發展,面向算力網絡的計算、存儲、網絡、應用、綠色、安全等六大重點方向,發掘一批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具備較強創新能力的企事業單位,突破一批標志性技術產品和方案所采取的重要舉措。
此次,上海、杭州、前海、中衛四家交換中心強強聯手,在現有已建成的各樞紐節點算力調度服務能力基礎之上,通過強化網絡協同、平臺協同、服務協同,將長三角、粵港澳、寧夏等“八大算力樞紐”“十大數據中心集群”內算力資源高效聯結,面向教育、金融、醫療等垂直行業打造一批應用場景,為解決行業現狀痛點、創新算力服務模式貢獻基于IXP的“新思路、新方案”。
張茜表示,探討通過交換中心的特點和功能定位,將我國核心算力樞紐的各類算力中心高效聯結起來,形成一張符合“大帶寬、低時延、彈性靈活”算力業務特點的高速專網。同時,通過構建基于交換中心的算力算網一體化服務體系,將有利于實現算力資源跨區域統籌調度,形成樞紐節點間算力資源互補態勢,進一步帶動我國計算技術向更高水平發展,推動自主核心軟硬件技術深度應用,輻射帶動自主可控產業生態的發展與成熟。
讓算力成為創新引擎
算力是智能時代的土壤,其規模與效率決定著數字未來的疆界。不斷釋放算力新價值,市場各方都在協同發力。
日前,上海市政府與中國電信(7.400, -0.05, -0.67%)就共建“智云上海”達成戰略合作。據悉,智云上海是中國電信在人工智能時代,為城市建設的智能基礎設施。讓企業發展所需的算力,隨需而行;讓產業發展所需AI,隨取而用。
作為上海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牽頭單位,上海儀電近日動作頻頻,推出了上海市智能算力資源統籌調度服務平臺2.0等。據悉,該平臺2.0聚合并統籌納管運營商、云廠商、第三方服務商等空閑算力,以更低成本、更普惠化的算力資源和服務,支撐各類企業、開源社區以及個人開發者的研究、探索、實踐,讓算力不再是發展的瓶頸,而成為創新發展的引擎。
此外,無問芯穹發布了全規模AI效能躍升方案,并正式推出三大核心產品:無穹AI云、無界智算平臺與無垠終端智能。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CEO夏立雪說:“無問芯穹希望通過提供‘打包式’的產品服務能力,在單卡至十萬卡算力的全規模軟硬件場景中,讓每一份算力,都能釋放最大的智慧潛能。”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表示,接下來要推動算力和AI雙向賦能,依托“華彩杯”“新綠杯”等平臺,組織開展算力賦能人工智能創新場景遴選,推動算力在城市治理、工業、教育科研、金融、醫療、機器人(17.430, 0.40, 2.35%)、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形成算力創新應用案例超過20個。同時,上海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的應用,聚焦智能體算力與網絡協同,算力中心智慧化運營,算力網絡靈活調度,算力服務彈性化接入、算力故障的預測性維護等場景,形成不少于5個應用案例。